|
新京报快讯(记者 裴剑飞)为加大交通拥堵地区、点段综合管理力度,从2018年起,北京市开始对堵点举行“分级管理治理”。昨日,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,20处“二级堵点”和80处“三级堵点”的疏堵工程将于年底前完成,现在已完成90项。来岁将继承开展20项市级疏堵工程。同时通过红绿灯信号配时优化、构筑绿波带等办法,缓解区域交通拥堵征象。
昨日,西五环八角桥,本次改造使用桥下空间,在五环东侧新建门路,将南向北直行、南向东右转的交通引导至新建道路。此举收缩了车辆列队的长度,通行服从得到提拔。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
工作日高峰时段路网通行效率提升
据悉,“分级管理治理”步伐根据拥堵成因、拥堵近况、改造难度分别为三个品级,最为复杂的就是“一级堵点”,它们涉及面广、致堵缘故原由复杂,必要通过综合施策、恒久治理,交通部分会订定三年工作筹划并逐年推进工作使命的落实。
20处“二级堵点”和80处“三级堵点”的疏堵,是北京市2019年紧张民生实事项目之一。停止目前,北都城六区高峰时段交通指数5.4,处于“轻度拥堵”,同比降落2.53%。北京市工作日高峰时段路网均匀运行速率25.87公里/小时,同比进步1.37%。高峰时段骑行时间指数8.5分钟/公里,环比低落1.51%。
2020年北京市交通委将继续开展20项市级疏堵工程。在改善慢行体系出行条件方面,开展京密路与万红西街路口等大路口增设行人二次过街办法研究,提高行人过街安全性;同时在一些小区收支口和公交站处新建人行道,淘汰行人绕行间隔。在提升道路公交设施服务程度方面,开展光明楼公交站等一批公交站点的研究,通过调解现状公交站位、建立公交港湾、扩建公交站台等措施,加大对既有公交站设施的改造,提升公交出行情况。在缓解节点交通拥堵方面,开展会城门桥下路口、康化路等拥堵节点研究,通过优化交通构造、路口渠划等措施,发掘现状道路潜能。
建设“绿波带”缓解拥堵环境
近期,当市民开车行驶在北京的一些主干道路上时,常常会发现,一连通过多个路口碰到的都是绿灯。实在“一起绿灯”并不是偶合,而是赶上了由交管部门打造的信号灯“绿波带”。本年北京公安交管部门已经完成了北京全市100处红绿灯信号配时优化和10条“绿波带”建设,缓解了区域交通拥堵的情况。
“马家堡东路位于(三环)洋桥至(四环)公益东桥路段全长3.5公里,中心共6处信号灯,平峰期间,原来平均需等3次红灯才气通过该路段。”北京市交管局科信处民警卓为告诉记者,晚高峰时车流量大,信号配时不科学极易造成出城车辆积存,导致南二环路东西双向通行都受影响。
为此,交管部门先后对该路段的6处重要点位信号灯南北向绿灯时上进行了和谐控制,保障车辆在正常行驶速度下,可以大概连续通过2至3处路口,从而快速疏散晚高峰出城车辆。“经交通数据分析,信号灯优化后该路段平均车速提升了3%,‘绿波带’建设取得肯定结果。”卓为说。
所谓“绿波带”,是在指定的交通线路上,当规定好路段的车速后,要求信号控制机根据路段距离,把该车流所颠末的各路口绿灯起始时间,做相应的调整。作为车主的直观感受是一路“绿灯”畅行,而车速也能得到显着提升。
近5年来,北京每年都在通过优化信号灯配时,建设“绿波带”,截至目前,包罗北京市城区和郊区的道路中,已建成50条“绿波带”。
拜望1
八角桥下新增道路路口少排近200米
右转、直行的车辆向右驶入辅路,左转的车辆在原先的道路老手驶,车队井井有条、互不干扰……昨天下战书2点30分,记者在西五环八角桥南看到了如许的情形,而在几个月前,改造工程没有竣工时,西五环八角桥南外环辅路(京原路)只有3条车道,却需要双向通行。“路口堵车过不去”就成为了让附近司机最头疼的题目。
为了缓解这一“堵点”给市民出行带来的困扰,今年市交通委将其纳入了百项缓堵工程之中。从工程表示图上,西五环八角桥南侧刚好是缺了一块儿,“这内里没有内环辅路,左转去门头沟,直行上五环主路,右转进市区的车辆全都有,挤在两条车道内涵路口排队期待红绿灯。”北京市交通委项目中央相干负责人告诉记者,特殊是在路口处还设置有一个公交场站,一旦体型硕大的公交车从站内驶出后,死后的车队势必会造成几百米的拥堵。
该负责人表现,本次改造利用八角桥下空间,在五环东侧新建道路,将南向北直行、南向东右转的交通引导至新建道路通行。同时,还调整了公交场站出口位置,实现公交车出站与社会车辆互不干扰。在改造中,还美满步道及慢行系统,方便石景山医院眷属楼等住民去往八角游乐土地铁站。改造完成后,京原路南向北方向高峰期通行量提高约25%、排队长度减少约178米。
探访2
莲石路设潮汐车道道路通行效率提升
为提高道路资源利用效率、减少因潮汐现象造成的拥堵,2019年1月,在莲石路路段设置了潮汐车道。莲石路潮汐车道全长2.7公里,设置出发点为南沙窝桥东,尽头为鲁谷东街出口西侧。在晚高峰期间(17时至20时)将进城方向1条车道调整为出城方向利用,主路由3进3出变为2进4出。
潮汐车道的实行有用缓解了晚高峰期间莲石路(出城方向)的拥堵状态,运行速度大幅提升,潮汐车道路段出城方向平均速度由22.6公里/小时提升至41.3公里/小时,同时改善了西四环南沙窝桥各匝道及四环路的通行效率。
需要提示市民的是,潮汐车道2.7公里路段范围内无出口,需要从莲石路出京方向小屯路出口/玉泉路出口,鲁谷东街/鲁谷大街出口驶出的车辆,按莲石路主路出京方向原车道行驶。别的,潮汐车道变道时间仅为工作日时间且克制大型客车、载货汽车驶入。
探访3
5号线天通苑北站过街天桥将贯通
天天早晚高峰时段,有不少市民需要乘坐地铁5号线通勤,而由于汗青遗留问题,已经修建好的地铁天通苑北站人行过街天桥却酿成了“断头桥”,过街天桥向西无法毗连至立汤路辅路及地铁5号线天通苑北站站前广场,行人过街仍需要横穿辅路。
为方便行人出行,同时共同天通苑北站交通枢纽工程的开通,今年,市交通委将改造“天通苑北站过街天桥”也列入了百项疏堵工程。通过工程改造,将天通苑北站人行天桥向西延伸至地铁站前广场、并增设2条天桥梯道。记者从市交通委相识到,目前这些工程正抓紧实施,预计12月尾竣工投入使用。
同是在“回天地域”,一些慢行系统也在今年的疏堵工程中进行了全方位完善。为保障行人过街安全,在上地西路与后厂村路路口东侧约240米处增设1处过街信号灯,方便从回龙观、龙域等区域慢行交通去往上地软件园东区。
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协作记者 王贵彬
编辑 樊一婧 校对 付春愔
|
|